对于系统自带相机所谓“画质增强”的功能,我从它刚刚诞生之初就尽可能避而远之。我的立场是一贯而明确的:用机器计算出来,填补上去的画面,是虚假的,它永远无法替代真实。
而判断一项拍照优化措施是否过度“越俎代庖”,要看它是以“尽可能真实地还原现实”为目的,还是旨在“尽可能创造出想象中最美好的画面”,甚至为此不惜扭曲现实。
手机厂商就算因为消费者要美化生活的愿望,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而给原生相机加入数码、AI 美图功能,至少也不能将其设为默认,更不能以“脑补”出来的画面,假装告诉消费者是它真实拍到的情景,对消费者造成误导。
“人在做,P30 Pro在看”
华为P30 Pro因为 10 倍光学变焦,50 倍数码变焦的变态镜头配置,被戏称为华为牌“望远镜”和“夜视仪”。关于P30 Pro的各种段子也层出不穷,比如普通相机只能拍到夜景,它能拍到大楼某扇窗户里的人;比如黑洞照片让P30 Pro来拍就能秒变清晰,等等。
最近的一个段子展示了一个蓝天下的摩天轮,而所谓“用华为P30 Pro拍摄”的极限则是,在摩天轮的某个隔间里面,有两人在做不可描述之事。段子首先在Facebook 上发出又转回国内 [1] ,与之前一望便知的搞笑段子相比,似乎具有某种真假难辨的迷惑性,也让很多人信以为真。
很可惜,这个摩天轮的段子也是假的。图片中的摩天轮全景照片取自香港中环海滨摩天轮,但照片中摩天轮中心是秃的;实际该摩天轮中心有一个圆形 LED 广告牌 [2] 。2017 年 9 月,摩天轮旧的运营商撤资并一度要被拆掉,幸而由该保险公司接手,自那以后摩天轮中心都有广告牌。所以可以推断,那个段子找了P30 Pro诞生以前的资料图。
此后也有人指出,后一张图中不可描述的两人可能是今年 3 月底在美国俄亥俄州名为 SkyStar 的摩天轮上实施行为并被人发现的。据当地新闻报道,两人已被捕并以酒后行为不检的罪名被起诉。[3]
是“P 月亮”还是“算法优化”
段子是虚假的,但评测媒体爱否科技的主笔王跃琨,却惹了真实的麻烦。他因为质疑P30 Pro拍的月亮是“P 的”,被公司开除。
王跃琨在 4 月 13 日晚晒了两张P30 Pro拍月亮的对比图,称是自己分别用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拍的。照片上,自动模式下的月亮比手动多了一些东西,让他认为“月亮好像真的是 P 上去的”。很多人质疑他的指控,但他没能第一时间说服所有人。
三天后,爱否科技创始人彭林感觉足以认定责任,直接将王跃琨开除,并罚没自己一个月工资,将爱否科技视频内容停更一个月;但是紧接着就“反转”了。
知乎答主 @小城 用三天时间做测试 [4] ,证明了P30 Pro自动添加细节的“无中生有”之处:1、把彻底抠除的细节加上;2、把翻转调换的细节复原;3、把额外添加的杂项消除。其他人也陆续重现了他的测试结果。
测试中,即便外形很像月亮的图片,在操作得当的情况下,也可以骗过 AI 触发“P 月”,比如冥王星和《出师表》——《出师表》甚至出现了一个环形山亮点。我随手截取了桌面正在运行的迅雷悬浮窗,估计也很符合被看成月亮的条件。
彭林开除王跃琨的公开信中说,“拍月亮模式”确实在算法上对原图有所优化处理,但并没有到王跃琨所言“P 图”的程度;后者在拍摄验证过程中有选择性地发布素材,则属于“黑厂商”的不专业行为。然而后续由众人揭晓的“P 月”原理,则与此说法有着天壤之别:
它在判定人类从地球上只能看到一种月球的样子的前提下,一旦触发机制,让 AI 识别为月亮,就会“无中生有”地用机器学习的月球照片“标准答案”来覆盖自己的“答卷”。[5]
很多消息刚出来时候谴责王跃琨的数码博主,纷纷改换口风向他道歉;也有人坚持,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数码画质增强的做法,不能用“PS”的说法将其“污名化”。
增强画质和篡改现实的分野
其实增强画质和篡改现实的分野并非那么泾渭分明,如果你能接受用自带相机默认的美颜效果祛个斑,那不也是篡改了现实吗?为什么“有中生无”可以,“无中生有”就要反弹这么大呢?
作为一个钢铁直男,我对手机拍照功能的需求是尽一切可能,真实地反映镜头中看到的这个世界。而当我确有需要修理图片的时候,往往会用电脑软件或者手机 App 做二次加工。所以,我对于系统自带相机所谓“画质增强”的功能,从它刚刚诞生之初就尽可能避而远之。
我对这个“P 月”争议的立场是一贯而明确的:用机器计算出来,填补上去的画面,是虚假的,它永远无法替代真实。
手机厂商就算因为消费者要美化生活的愿望,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而给原生相机加入数码、AI 美图功能,至少至少也不能将其设为默认,更不能以“脑补”出来的画面,假装告诉消费者是它真实拍到的情景,对消费者造成误导。
任何形式的摄影术都是对现实世界有限度的还原,真正“直出无修”的摄影作品是不存在的,是“没有真正的苏格兰人”这样的逻辑悖论。相机镜头天生存在偏色、枕形/桶形失真等畸变,拍摄者水平差异也会导致晃动、曝光度不足或过剩、噪点过多、白平衡出问题等麻烦,有些也是后期修图修不了的。
所以,用尽一切办法“猜测”拍摄者的“本来意图”就成了相机“优化”的方向。一开始,修正失真,调整颜色等方式,哪怕是 HDR 在内,它的目的都是以“尽可能真实地还原现实”为前提的;但是到了美颜、滤镜等等后续阶段,这些措施的目的就变成了“尽可能创造出想象中最美好的画面”,为此甚至不惜扭曲现实。
我坚决认为,“P 月”这种用最美好的月亮照片替代真实拍到的一团模糊的做法,正是属于扭曲现实的“越俎代庖”,虽然迎合了顾客美化生活的愿望,但伤害的是系统相机的可信度,以及厂家提升手机摄像头硬件指标,促进手机行业进步的原动力。
如果手机终将替代相机,那么真实不能丢
很早以前,iPhone 就取代了所有专业数码相机,在 Flickr 这样的照片存储网站统计中,成为全球贡献照片数量最多的相机品牌。现在,华为凭借脚踏实地的相机技术积累,也在打破“iPhone 比其它安卓手机拍照都要好”和“手机拍照不如数码相机好”的迷思。这本来是一件好事。
因应这样的潮流,由手机拍摄的照片,通过社交网络快速传播,也不可避免地重塑了新闻现场,让现在媒体引用的图像更少地来自全职摄影师,更多事情发生的那一瞬间由路过的普通人随手拍记录下来。
在 Deepfakes 已经把 PS 动作扩展到视频的时刻,手机摄像头拍出的原始照片的可信度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说,有朝一日手机摄影能完全替代普通卡片机,甚至专业相机,那么保存真实的底本,是一个不可推翻的前提条件。
别的不谈,如果说华为用来训练 AI 修图的数据集中,香港中环摩天轮的照片都是没有广告牌的,但后来的照片有了,那么“P30 摩天轮”段子里,后来人用手机拍摄的摩天轮,中间的广告牌会不会被 P 掉?那又怎样用新的照片来作为辟谣的证据呢?
如今,人们在信息过载时代记不住太多事情,容易散失很多记忆。手机已经俨然成为人们的外脑,它方便的拍照记录功能,承载着我们对当时当地发生的记忆的原始拷贝。这样的照片一旦发生篡改,后果可能将非常严重。
——但或许也不会。如果我们看几十年前照相馆的老照片,因为过低的分辨率,也许我们的大脑早已开始了“P 图”的过程,把当年还是花季少女的母亲脸上可能存有的雀斑给“P”掉了呢。
就此看来,我对手机原生相机尽可能追求真实还原,少些“AI 画质增强”的呼吁似乎注定是小众的,但我至少希望能加入一个默认关闭所有脱离现实的优化的开关——我想这个要求不算过分。(文/书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