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下午,腾讯公布了2018年Q4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腾讯2018全年收入人民币3126.94亿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为787.19亿元,同比上涨10%。
“扎眼”的是,腾讯Q4净利润同比下滑32%,环比下滑39%。
这是腾讯去年9月宣布组织架构调整,全面转型产业互联网后,交出的首份成绩单。
财报发布后,腾讯某总监在微博发表言论,第一句提到微信支付,说日均交易笔数超过10亿次,第二句提到腾讯云,说年收入增长超过100%。但是,对净利润下滑这个最重要的变化,只字未提。
事实上,这是腾讯13年来单季净利润第二次出现同比负增长,同时创造了历史最大降幅,而环比也出现了13年来最大降幅。
偶然中隐藏着必然。腾讯到了转型的关键时刻。
2018年下半年以来,腾讯开始越来越多在公开场合强调产业互联网。不论是马化腾的公开表态,还是腾讯新设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还是腾讯云越来越频繁的曝光,都证明了腾讯进军产业互联网的决心。
在这份财报中,腾讯“其他”收入在Q4总营收中占比达到29%,创历史新高。包含于其中的腾讯云,年收入达到91亿元。
但另一方面,腾讯的主营业务增长乏力,现金牛游戏业务,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营收同比负增长。同时,投资业务对净利润贡献的不可持续性矛盾凸显,曾多次给腾讯财报大为添彩的投资收益,却在Q4罕见出现亏损。
腾讯正在丢掉游戏公司的帽子,拥抱代表未来的产业互联网,却陷入净利润下滑的困境。但产业互联网,能让腾讯再次驶入高速公路吗?
丢掉游戏公司的帽子
腾讯曾是一家游戏公司,这也让它一度因此而被诟病。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腾讯的业务结构。
腾讯在财报中将收入划分为三大块:增值服务、网络广告、其他。2018年度,这三项收入在腾讯总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56%、19%、25%。增值服务是腾讯的主营业务,而游戏业务就被归类在增值服务里(少部分归属于网络广告)。
把游戏业务单独拎出来看,2018年度,网络游戏收入占腾讯总收入的33%。游戏以超过三成的比例,成为腾讯业务模块中最大收入来源。但这个局面正在发生变化。
首先,从游戏业务在腾讯总营收中的占比来看,这个比例正逐渐降低。
2016年Q1,腾讯网络游戏收入170.85亿元,在总收入中占比53%。单这一项业务就为腾讯贡献了超过一半的营收。2016年Q2,这个比例降至48%,随后各季度逐渐降低。2018年Q4,这个数据是29%,为历史最低。
腾讯在公布游戏收入时,用了两个数据,一个是网络游戏收入,一个是手游和端游的收入,后者之和要大于网络游戏收入的数值,因为手游收入中有少部分被归属到社交网络收入里。
以手游+端游的收入统计口径来看,游戏收入占比也从2017年Q1的54%,降至2018年Q4的36%。
其次,从游戏业务的同比增速来看,增速逐渐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
2017年是腾讯游戏大放异彩的一年。因为手机游戏《王者荣耀》的火爆,给腾讯在2017年带来了巨额营收。2017年腾讯四个季度游戏营收同比增速平均在35%以上,但从2018年Q1开始急转直下,在Q3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Q4依然未能摆脱颓势。
将游戏业务拆分来看,PC端游戏收入在近三个季度都是负增长,分别为同比降低5%、15%和13%,手游增速已经从2017年的50%以上,降至2018年的20%以下。
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游戏版号政策的影响。因为停止游戏版号发放,腾讯大火的《绝地求生》迟迟不能商业化变现。经历了九个月的冻结期,游戏版号在2018年12月再次放开审批,目前腾讯共有八款游戏获批,其中七个是手游。
受益于3G和4G技术的发展,腾讯依靠游戏业务在过去成为大赢家。但这也让这家年赚百亿的互联网公司引来舆论争议。最典型的是,未成年的学生游戏成瘾,成为影响青少儿身心健康的因素,并引发政府关注。
有人因此认为,腾讯虽然在盈利和投资回报上表现惊艳,但却未能成为一家“让人尊敬”的互联网公司。
如今,从财报数据来看,腾讯似乎开始逐渐摘掉这顶“很不情愿”被戴上的帽子。但是,另一个问题随之而来:游戏业务一旦停止高增长,将影响净利润。
净利润大幅下滑
业内有一个共识:游戏是互联网行业最好的变现模式之一。
具体从腾讯的业务来看,游戏毫无疑问是最大最稳定的“现金牛”。我们先看一组毛利率数据。
过去三年,腾讯增值服务的毛利率平均值为40%,网络广告为7%,其他业务为4%。即使增值服务的毛利率在2018年Q4降至27%的历史低位,仍然要远高于其他两项业务。
这意味着,以游戏业务为代表的增值服务增速下滑,将降低腾讯整体的盈利水平。因为最赚钱的业务涨不动了。
除了游戏增速下滑,导致腾讯2018年Q4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其他收益净额”。
这是一个对净利润影响很大的会计科目。在腾讯过去的财报中,这个科目曾多次起到给财报“增彩”的作用。比如,2018年Q1,腾讯录得76亿元的其他收益净额,其中有60亿是公允价值变动,主要是来自腾讯投资的虎牙上市导致估值增加。另一个例子是,2018年Q3,腾讯获得近80亿的其他收益净额,主要是因为美团上市。
但是在2018年Q4,其他“收益”净额变成了其他“亏损”净额,亏损21.39亿,直接消耗掉一部分毛利润。在过去三年,这是其他收益净额首次出现负数。
腾讯在财报中称,导致出现其他亏损净额的主要原因是计提投资所产生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因为腾讯音乐向合作伙伴发行普通股,确认一次性开支,产生了15.19亿亏损。
和腾讯在2018年Q1和Q3录得数十亿投资收益的思路类似,投资业务让腾讯的净利润数据变得不稳定且难以捉摸。
在过去13年里,腾讯只出现过两次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且都出现在2018年,一次是Q2(-2%),一次是Q4(-32%)。另外,过去13年腾讯季度净利润环比最大降幅,同样出现在2018年Q2和Q4,分别是-23%和-39%。
这或许只是巧合,但并不是好信号。
其他收入首次超过网络游戏收入
腾讯开始越来越多提及产业互联网,提及toB。2013年才成立的腾讯云,也开始被腾讯高层频频推向台前。去年底成立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更是体现了腾讯布局云计算和产业互联网的决心和行动力。
那么,腾讯的toB战略,究竟能否承载起腾讯着眼未来的大格局?
就目前而言,腾讯toB的业务载体,主要是金融科技和腾讯云。这两项业务被作为新兴业务,囊括在“其他”业务中。2018年Q4,其他收入已经达到242.12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达到29%。值得注意的是,游戏业务在Q4的收入为241.99亿元。其他收入已经超过游戏收入,成为腾讯营收增长的第一大引擎。
当然,如果用手游+端游的统计口径,Q4腾讯游戏收入占比为36%,依然高于其他收入占比,但二者已经很接近。
另外,从近三年的营收来看,其他收入在腾讯总收入中的占比,已经从2016年Q1的7%,持续上涨至2018年Q4的29%。
继2018年Q3首次公布云服务收入后,腾讯在Q4再次公布了腾讯云的收入数据。腾讯云全年营收91亿元,增长超过100%。与之对比,2018年阿里云营收规模为213.6亿元。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公布的数据,阿里云、腾讯云和中国电信在中国公有云市场排名前三,市场份额分别为43%、11.2%和7.4%,阿里云占据优势地位。
一位投资机构的投资经理告诉燃财经,从技术的角度看,云服务可能成为下一代IT基础设施,人工智能要结合行业落地,需要云的支撑,所以各个大厂争先布局云服务。
另外,从游戏行业的发展进程来看,随着5G技术的发展落地,游戏行业可能迎来新的爆发点,对云计算的布局,或许将为游戏产业的爆发提前做好准备。
Q4财报发布当日,腾讯股价下跌1.89%,第二日开盘小幅上涨,截至发稿,股价上涨0.39%。(文/黎明)